跳转到正文内容

朱述古:不妨对高端白酒按奢侈品征税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9月23日10:34  橙网-重庆时报 微博

  国庆将至,高端酒又拉开了涨价的大幕。

  今年6月每瓶1380元的53度飞天茅台, 8月初涨到1480元,中秋节涨到1788元。近日,茅台被传出将把出厂价提高20%~30%,茅台酒每瓶过两千元指日可待。

  不仅仅是茅台,五粮液、洋河、剑南春、泸州老窖等品牌中秋前相继提高出厂价后,也纷纷传出将在国庆前夕调高出厂价格的消息。

  在节日前涨价,似乎已成高端白酒的惯例。

  贵州茅台去年末发布公告,宣布从2011年元旦起上调出厂价格,平均上调幅度为20%左右。涨价理由是一贯的“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、消费者、企业、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,同时考虑到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”。

  其实,从2006年开始,茅台每年在元旦前后将出厂价格上调10%。过节是酒类消费的旺季。某种酒销量看好,自然会抓住机会调高价格。

  今年6月,世界奢侈品协会称,“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”。有关机构研究表明“中国品位”正在影响奢侈品的发展,而畅饮茅台、五粮液,正是“唯我独享的尊贵体验”。

  将茅台、五粮液定位于奢侈品而不是普通消费品,不仅基于稀缺性,而且基于远高于普通商品的涨幅。

  一瓶1958年产贵州茅台当时售价4.2元,1988年产贵州茅台酒售价8元,如今市场终端价格已达1788元。

  A股市场上,2001年茅台酒刚上市时股价均价为35.66元,今年股市如此低迷却一直稳稳站在每股200元以上,10年时间上涨6倍,复权后上涨24倍,而代表普通大众消费品的青岛啤酒,复权价仅仅上涨4.7倍。

 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浸泡在白酒中的国度,白酒消费刚性需求强劲,加之原材料、人工、物流成本上涨,白酒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,但无法解释为什么茅台、五粮液的价格上涨幅度,数倍甚至数十倍高于普通白酒。

  高端白酒价格迅速攀升,未见管理层有约谈之举,却传出了企业自己限价的消息。今年初,茅台酒经销商会议就提出了“限价令”,要求普通茅台酒的全国经销商和专卖店指导价为1099元/瓶,并公布了详细地惩罚措施,面对舆论对茅台酒“限价令”形同虚设的质疑,贵州茅台还组成了十个工作组赴全国进行检查。

  无论茅台酒厂的态度是真诚也好,是矫情也好,事实证明在商品稀缺性不断攀升的条件下,限价只是一厢情愿。茅台酒厂不想赚太多的钱,并不意味着经销商不想赚。经销商不想赚,并不意味着饭店、餐厅不想赚。纵使饭店餐厅都不想赚,也会有“收藏爱好者”囤货。目前洋酒中轩尼诗价格高达数千、拉菲也已上万,凭什么就不让茅台、五粮液涨价呢?

  尽管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今年“两会”期间曾豪情满怀地表示,“这么好的酒就要让老百姓都能享受才对”,不过事与愿违,茅台的价格是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远。

  面对高端白酒涨声一片的现实,与其奢望价格回归到普通消费者有能力支付的水平,不如坦率承认高端白酒已经具备奢侈品的性质,理直气壮按奢侈品标准征税。虽然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的奢侈品定性和划分标准,但完全可以在消费税中将高档白酒列入收入调节类,以特别消费税的名义适当提高征收标准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您对本文的观点:
顶:0
踩:0
请给本文打分:
5 4 3 2 1
4.5本文目前得分:

 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